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踏上了归乡之程,进入了县残联工作。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的人生又开启了一段充满意义非凡和挑战的全新旅程。时光荏苒,宛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来这里工作有将近一年了。虽说是一名小县城小单位的文字编辑和宣传工作者,但我深感责任之大。我的工作不仅仅是记录和传达残联的各项活动与政策,更是要通过文字、图像以及小视频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关注他们的需求,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我自己也是一名残疾人,对这一群体的生活境况,他们的酸甜苦辣感触较深。我的这一张吐字不清的嘴,在很多人眼里是上天派发的一朵另类芬芳,我常以文字去与周围的花草、虫鱼、飞鸟对话,这个世界的周遭曾让我感到无比的无助、沮丧。不过,在这些年的漂泊中,每天跟一帮和我一样的小伙伴、老伙伴“厮混”在一起,尤其是在残联工作的一年里,我看过了更多的残友,见识了身有残缺的他们仍然怀揣梦想、激情似火的样子,我的心逐渐释然了。在这一年里,我立足本职工作,也见证了无数感人的故事——这里没有年龄的代沟、性别职业的相触,更没有民族习俗的差距……有的是我用相机不断剪影下的一个个动人画面、用文字记录下的残疾人的喜怒哀乐。为弘扬各民族团结互助、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为秉承中华大家庭的温暖去发光发热,是我的光荣职责。有一次,我们组织了一场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县残联邀请了高级农艺讲师为这些来自不同行业、不同村庄、有着不同民族习俗的残疾学员讲授科学种养殖技术,当时我就在现场。这是一次知识的传播,也是一场特殊的聚会。学员们身体有不同程度的残缺,但是个个仿佛被注入了新活力,满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梦想,在老师的带领下,互相学习,积极交流,有说有笑,热闹非凡。仿佛他们不是命运的弃儿,而是被幸福眷顾的天使。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我想,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温暖大家庭吗?简单而又热气腾腾!在今年中秋前夕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中,我们走进昆新社区和寿康养老院开展一系列助老活动。活动现场,每一幕温暖的画面都刻印在我的心头:县残联工作人员与其他志愿者一道为老人们带来了象征团圆与美好的月饼,这些贴心应景的礼物传递着浓浓的关爱之情。他们与老人们亲切交谈,询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细致地了解不同民族不同习俗的老人的特殊需求,和院里的工作人员商讨如何照顾好少数民族老人的生活和民族信仰需求;祝愿老人们节日快乐,嘱咐老人们天气渐凉要注意适时添衣保暖……中华民族传统孝老美德在这里不断发扬、传递。当院方为四位寿星老人准备了生日蛋糕,并为他们戴上生日帽时,老人们脸上洋溢出孩童般的笑容,那一刻,生命的美好被定格了;当乌兰牧骑的演职人员为全院老人送上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想让老人们心情愉悦、喜乐安康,安享晚年时,温暖也在众人心中荡漾。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时至今日仍令我感动不已。老人们脸上那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同秋日里最温暖的阳光,晴朗、温暖,照亮了每个人的心。这场温暖、贴心的活动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敬老活动,更是一次民族团结、孝老爱亲的生动践行。在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我们在红旗小学组织了慰问活动。县残联深入我县红旗小学,为19名在校残疾儿童每人送去一块智能定位手表,帮助监护人实时掌握孩子们的位置信息,为孩子们筑起又一道安全屏障,加固了他们的人身安全堤坝。孩子们领到礼物时满脸的高兴,满眼的好奇与喜悦:孩子们灿烂的笑颜是我手机相册中最靓丽的风景。每次翻看,我心里就充满感动,充满欣慰;每次想起,那一幕依然如璀璨的画卷在脑海中徐徐展开。难以忘怀的感人故事何止这些?今年夏天举办的县残疾人运动会和文艺汇演、慰问老党员、慰问残疾人企业员工……一幕幕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画面一遍又一遍地浮现在我眼前,如同耀眼的星光,在记忆的天空中熠熠生辉。那贴心的问候、实在的帮助,彰显着人间的善与大爱。王安忆在小说《长恨歌》中写道:“哪怕是这世界上的灰尘,太阳一出来,也是有歌有舞的。”庸常之中,微芒不朽。只要保持对生活的爱意与激情,即便在看似毫无波澜、平淡无奇的助残、爱残工作中,民族团结的佳话、敬老爱幼的习惯,也能绘出诗意、亮出光芒! 我在残联的每一幕动人剪影,犹如点点璀璨的星光,点缀在岁月银河的片段里,融入我们沸腾的血液中,在我们火热的生命一帧帧影像中定格。这些剪影更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用爱心、用行动,书写更多温暖、感人的故事,奏出更美妙、有力的促进民族团结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