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成效显著,首府残疾人就业迈入新篇章
来源:    时间:2024-11-28    作者:呼和浩特市残联

2024年是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呼和浩特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在自治区残联的大力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面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2022-2024年)》要求,明确目标措施、强化部门协作,精心部署各项残疾人就业工作,积极拓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分散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等多种就业渠道,高质量推进我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实现巨大突破。

当前,全市持证残疾人74226人,就业年龄段残疾人29212人,已就业18734人,未就业10478人,就业率64.13%。三年来,全市新增残疾人就业5023人,其中城镇2401人,农村2622人。共组织开展92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7407人。按照“一人一策”为全市209名应届残疾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390人次,就业率100%;累计走访用人单位666家,开拓就业岗位3425个。残保金征收累计突破8亿元,为首府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提供支撑。


1.优化机制环境完善政策制定与落实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多次提出具体要求,并把残疾人就业工作纳入“群团组织办实事清单”重点民生项目,推动落实中国残联、自治区残联关于残疾人就业各项政策的落地见效。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共同转发《促进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就业等有关工作的通知》(呼残联〔2023〕18号)《关于转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通知》(呼残联〔2022〕19号)《关于转发<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 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总体方案>的通知》(呼残联〔2021〕28号)。

2.智慧科技助残构建信息保障体系

利用爱青城APP,开设“智慧助残专区”,整合各类助残服务资源,包括残疾人证办理、政策咨询、助残地图、就业服务等,为残疾人提供一站式服务,让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目前,全市上线企业105家,共提供100多个岗位。为残疾人发放孚宝机器人等高科技智能辅具,机器人中专设“新城助残-惠残政策”模块,便于残疾人及时了解最新就业创业政策。

3.加大资金投入夯实财政保障力度

积极争取自治区残联和市财政支持,规范、合理使用残保金,三年来,各级残联累计投入就业资金2477.13万元,保障教育就业等各项工作顺利展开,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帮助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2023年,全市残保金征收入库金额达到32550万元,同比增长40%,创历史新高。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呼和浩特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揭牌,收到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以及18家爱心单位捐赠的2753万元款物和100幅书法绘画作品,同时向旗县区残联各捐赠30万元物资。

4.加强部门联动创造高质量就业机会

市残工委持续强化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的组织领导,将三年就业行动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市残联联合市编办、组织部、人社局、国资委等部门,全面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调查,截至目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415人。2024年,呼市残联面向全国公开招聘100名合同制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残疾人毕业生,其中就业专岗20名,选优配强乡镇街道残疾人专委和市、区就业服务工作者队伍,提升就业服务水平,给予五险一金的待遇。

5.落实精准施策提升就业帮扶水平

积极实施助力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持续发挥就业帮扶带动作用。创新服务方式,根据旗县区残联实际,指导建设残疾人集中就业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支持或助残扶贫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辅助性就业机构、集中就业机构和农村扶贫基地26家、残疾人托养机构11家,共安置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528人,为219人提供寄宿制托养服务。

持续提高服务能力,有效拓宽就业岗位。把“走访拓岗促就业”作为“稳就业”“促就业”的重要举措,主动上门,积极宣传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做好供需对接和牵线搭桥工作。2023年,我市“走访拓岗”工作位列全国残疾人就业管理系统地市级首位。

搭建多层次就业平台,促进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助力落实“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暨“丁香扎根计划”,推动残疾人大学生留呼就业工作提质增效,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三年来,举办54场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187家用工单位提供就业岗位3963个。

6.强化培训赋能以赛促训展风采

精准有效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提升残疾人就业率,开展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需求线上调查,根据问卷结果调查分析,对接残疾人实际需求,投入资金120万,对100名残疾人提供为期一个月的专项培训,不仅为残疾人提供学习技能的宝贵机会,还帮助其解决就业难题,增强他们劳动致富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望。

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全区职业技能竞赛、就业创业创意赛。全区第六届残疾人职能技能大赛中,获得13个单项奖和团体第二名的优异成绩。8名优秀参赛选手代表自治区参加了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四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获得自治区第二届残疾人就业创业创意大赛,中获得大赛创意组一等奖、二等奖各一名。获得自治区第三届残疾人就业创业创意大赛创业组一等奖、三等奖各一名,创意组二等奖四名;2024年“大爱北疆 助业自强”全区残疾人职业指导竞赛暨全国残疾人职业指导选拔赛中,我市选手解乐获得了社会机构组个人一等奖,并将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残疾人职业指导竞赛。2024年,投入资金200万元,组织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发掘、培养人才,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

7.培育打造亮点发挥试点带动作用

2023年,内蒙古金色阳光印务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基地;信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残疾人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内蒙古众益残疾人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美丽工坊、自治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残疾人非遗保护试点基地。



下一步,呼市残联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牢扛起新时代残疾人工作的使命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扎实推进首府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继续深化部门合作,加强试点培育,扩大项目影响,不断拓展残疾人就业创业之路,自觉把残联工作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放在办好“两件大事”的工作全局中推进,努力为首府高质量发展作出残联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