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精准施策燃亮残疾人就业梦
来源:    时间:2025-01-21    作者:呼和浩特市残联

1月14日《呼和浩特日报》登载专栏报道《首府精准施策燃亮残疾人就业梦》全文报道了2024年呼和浩特市残疾人就业工作亮点成绩

全文如下:

86e4029122562853c53be8696549fa17.jpg

2024年,呼和浩特市聚焦残疾人民生问题、努力创新服务模式、精准施策,用爱点亮残疾人的就业梦,让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感谢各级残联和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关爱,是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让我充满信心、倍感温暖。”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法学专业的郝紫洁是一名肢体残障者,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司法考试,在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实习律师。她告诉记者,一份工作对于残疾人来说不仅仅是解决生活温饱的手段,更是平等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只要给予他们机会,他们就会以最大的热情和努力去回报这份信任和支持。郝紫洁坚信,残疾人同样可以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郝紫洁发自内心的表达也是所有残疾人的心声,他们渴望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呼和浩特市以残疾人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帮助残疾人精准就业为出发点,聚焦残疾人就业创业,在提供政策扶持、提升技能培训、改进就业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让更多残疾人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用更自信的姿态逐梦精彩人生。2024年,呼和浩特市通过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从业、公益岗位就业、农村种养加等方式实现全市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2899人。

呼和浩特市残联精准摸排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需求,切实提高残疾人技能水平。“2024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期间,市残联开展了呼和浩特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需求线上调查,根据问卷结果调查分析对接残疾人实际需求,投入资金120万元,对100名残疾人提供为期一个月的专项培训。此外,市级下拨培训资金52.92万元,各旗县区残联对残疾人进行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电子商务、保健按摩、种养殖、手工编织等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帮助残疾人掌握实用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服务残疾人“稳”就业,“保”就业。

呼和浩特持续加大对残疾人就业创业企业和机构的帮扶力度,在企业建设和发展方面提供全方位指导,从政策、资金、用工和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024年下拨就业创业资金345万元,扶持26家残疾人就业创业机构,共安置528名残疾人就业。其中,内蒙古金色阳光印务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基地;信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残疾人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内蒙古众益残疾人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美丽工坊、自治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残疾人非遗保护试点基地。

在残疾人就业服务方面,呼和浩特市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安排残疾人就业,切实维护残疾人劳动权益。投入资金为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及安置应届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业企业发放奖励;搭建助残信息平台,利用“爱青城”App开辟智慧助残服务专区,上线残疾人服务地图,提供就业招聘线上服务;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行动,全年走访企业567家,开拓残疾人就业岗位2330个;为促进呼包鄂乌四地残疾人就业工作同城化发展,在首府举办呼包鄂乌2024年残疾人就业促进月活动启动仪式暨残疾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2024年全市共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27场,375家用工单位提供岗位4783个,达成就业意向残疾人311人;举办呼包同城化发展“党建引领 技创未来”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为残疾人朋友提供了一个切磋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激励更多残疾人深钻细研,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呼和浩特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在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推进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等方面持续加力,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