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2024年,呼和浩特市残联系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用情投入工作实践,用力履行工作职责,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推动首府残疾人事业走在全区前列,重点工作跑入全国第一梯队。特此推出【2024年呼和浩特市旗县区残疾人工作巡礼】专题报道,展示旗县区残联推动残疾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回民区
一、构建高质量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
为138名残疾儿童提供精准康复训练。投入34.5万元为575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为514名精神残疾人免费提供服药服务,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发放辅助器具200余件次,切实解决残疾人出行和生活困难。
二、高质量提升残疾人就业水平。
鼓励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开展走访拓岗活动,走访企业16家,拓岗7个。举办专场招聘会4场,发布公益性岗位招聘3次,为5名应届残疾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人一策”3次岗位推荐服务,3名残疾人大学生已就业。年度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67人,完成140余人(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培训内容包括电子商务、中医保健按摩、手工编织及残疾人工作者职业素养提升。
三、加快无障碍改造工作。
根据残疾人需求和居住条件,为293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环境改造,投资金额140万余元,改造内容包括入户坡道、楼梯扶手、低位橱柜浴凳和扶手等基础性改造和电动窗帘、智能门锁、语音开关和自动晾衣架等智能化设备,无障碍项目的完成,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的生活和出行,为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提供助力。
四、加大多元化宣传力度,积极做好宣文工作。
回民区残联向市残联及区委区政府报送信息共计310篇,其中微博公众号发布信息125条,“今日头条”平台发布信息64条。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持续推进文化助残“五个一”工程。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
在春节、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要节日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3次,5月组织辖区重度视力残疾人开展听相声活动,感受传统曲艺魅力,12月3日成功举办了首届回民区残健融合文艺汇演,并开展书画展览、政策宣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组织残疾人参与全国残疾人大众马拉松项目推广活动。在国际残疾人日期间,在回民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组织举办了文体活动5场,不断提高辖区残疾人文化活动覆盖面和参与率。
此外,回民区残联与海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合作,共同开展了旨在提升精神残疾人生活与社交能力的“精神健康,同伴支持”项目,40多名重度精神残疾人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该项目不仅荣获自治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铜奖,还被列入回民区十大惠民工程。
五、推进法律维权工作。
截至目前为止,共接待残疾人12345接诉即办、信访网络平台、上级残联信访事件15件,联合呼市慧聪律师事务所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为残疾人免费开展线上线下法律援助,线上解答法律问题290人次,线下接待法律咨询210人次。完成“跨省通办”残疾人证办理6项事项341余件次,对残疾评定结果有异议的2名残疾人进行了重新鉴定。加大残疾人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公众号等形式,提高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六、完善兜底帮扶工作。
春节前回民区残联筹措资金8.8万元,购买米面油400份送到了残疾人手中,结对帮扶对象3人,分别入户慰问帮扶2次、电话慰问4次。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应补尽补制度,由区残联负责审核汇总,由区民政局负责为辖区一、二级各类重度残疾人及困难低保残疾人分别发放重度护理和困难补贴每人每年1620元,共计2706人。爱心企业为残疾人捐款款物价值6.8万元。市残疾人基金会捐赠的爱心物资全部发放到残疾人手中,极大地提升辖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